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减肥

揭秘健康产品隐患,315消费者权益守护进行时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揭秘健康产品隐患,315消费者权益守护进行时,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从行业类型来看,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依然引人关注。来自消费者的1310.38万件投诉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09.06万件。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商品投诉及服务投诉中,普通食品与餐饮住宿的投诉量都占比最靠前。

过去一年中,土坑酸菜、雪糕刺客,与天价月饼等现象都成为社会舆论热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今年的“315”前后,又有不少企业接连被曝光。

触目惊心的黑心酸菜似乎又换了门面卷土重来。日前,广东电视台曝光了汕头市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的玉蕾橄榄菜原材料和污水垃圾混合堆放,阵阵恶臭,苍蝇盘旋。视频发布后,某电商平台上玉蕾食品旗舰店里的商品已全部下架,客服表示“下架整改”。

连锁餐企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天眼查App显示,3月14日,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处罚详情显示,该餐厅1月13日销售的饭中混入1只蟑螂,1月16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距当事人被举报前最近一次消杀仅5天现场发现43只蟑螂。

此外,“瑞幸咖啡被吐槽去冰后只剩半杯”、“女子疑吃自嗨锅后食物中毒被送医”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舌尖上的安全”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也是消费新时代下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石。以制度固本,以技术强基,提升“技术防线”是推动质量控制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食品安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稳定前行的“压舱石”,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坚守食品安全,就是夯实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承担应当应分的社会责任。

保健品“不保健”

关乎民众健康安全的大健康领域,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尤显重要。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二十条”和“新十条”出台后,疫情防疫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需求激增、供应不畅,价格异常波动、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相关投诉举报咨询量一度呈井喷式增长。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底,全国12315平台接收相关投诉举报24.11万件,同比增长3.88倍,环比增长2.95倍,最高峰值达到19.5倍。其中,投诉14.18万件,举报9.93万件,挽回经济损失498.17万元。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普遍认识到免疫力对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保健意识的增强也带火了市场。值得警惕与关注的是,保健品“不保健”的雷区让人防不胜防。

日前,有关媒体整理和分析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公布的关于保健食品的质量抽检情况,昂立多、碧生源、康恩贝、敖东、济公、金盖金维、果维康贝等知名品牌均有上榜。

据报道,标称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2批次具有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等功能的昂立多邦胶囊被发现不合格,原因是乳酸菌数量未达标。

碧生源牌常菁茶由于其宣称的减肥功能,因而受到许多女性消费者的追捧,在某平台上,其评价数量高达50万条以上。而标称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减肥功能的碧生源牌常菁茶出现安全问题,霉菌和酵母均超标。

标称浙江康恩贝集团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的康恩贝玛咖咀嚼片同样出现安全问题,大肠菌群超标。

在7批次被发现违禁添加的药物的保健健食品中,标称广州常青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具有减肥功能的常青春牌菁盈胶囊中检出芬氟拉明,公开资料显示,长期或过量服用芬氟拉明可能引发心脏瓣膜疾病。

数字显示,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广告突出问题,共查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虚假违法广告案件7794件,罚没1.26亿元。

新消费纠纷走高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诉求5.97万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

“盲盒”热潮下,消费者诉求高达4.14万件,同比增长61.72%。IP跨界联名产品掀起抢购狂潮,相关诉求3.81万件,同比增长66.96%,某些商家借机抬高价格,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发货拖延、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突出。

去年央视曾曝光盲盒价格虚高、质量差的问题,一度让泡泡玛特等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而今年,元气魔盒等盲盒应用的套路也让不少消费者直言上当。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称在元气魔盒购买多件盲盒产品,但是支付购买成功后中的奖品总价值比其付款金额要低很多,且抽中的并不是其宣传的大奖(手机等),且产品并非主流品牌,大部分为不知名品牌,甚至无法退款,只能回收。

据悉,此类事件在近期频繁发生,大部分用户都是看到了元气魔盒在各大平台打出的抽奖中iPhone 14 Pro手机的广告才陷入了骗局,这在新浪微博广告推广中也密集出现。

露营等户外运动火热背后,防晒用品、防蚊驱虫用品诉求分别同比增长99.12%、149.62%。冰雪运动受到欢迎,但相关诉求高达8677件,同比增长60.51%,滑雪服、滑雪板等质量问题突出

国家、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至2022年发布的关于露营装备的抽检情况显示,共抽检933批次露营装备,208批次不达标,涉及帐篷、睡袋、烤炉、防晒产品、驱蚊产品、野餐餐具等,迪卡侬、骆驼户外、牧高笛、宜家等大品牌上“不达标黑榜”。伴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与出游季的到来,装备党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需擦亮双眼。

用户评论

强辩

哇,太有感觉了!很多年前就听说过朋友因为吃大保健品导致身体越来越坏了,幸好没尝试,真的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楚这类产品的包装,真怕被“舌尖上的痛点”给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我特别关注 “315”曝光的这些健康产品,的确很让人担忧。很多产品的宣传都是忽悠人的,真正的效果也不太靠谱,更可怕的是有些甚至有添加有害成分,消费者真是得谨慎小心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类大保健产品宣传过于夸张,而且没有科学依据,很容易被商家操控。还是老办法,从饮食和运动方面做好健康管理比较好,不用迷信这些所谓“快捷”的东西。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最近也看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晒自己吃的各种所谓的“大健康产品”,看着挺好用的样子,但我知道这些东西的可信度很低。像315这种曝光平台还挺重要的,可以提醒公众警惕。希望大家能理性选择,不要上当受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看到这篇文章后确实让我感到震醒。以前也觉得这些大健康产品挺好,想通过补充营养来改善身体。但现在看来,真得要擦亮眼睛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和生产信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才是安全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我有个亲戚就是因为吃了假冒的保健品导致肝功能损伤。当时真的是很心疼他,真是个教训啊!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大健康产品,不要贪便宜就随便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我觉得还是那句话,预防比治疗好,从生活方式着手来改善身体健康才是最健康的途径。对于“315”曝光的问题,希望能加大查处力度,让不良商家得到惩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很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很多时候一些大保健产品其实就是噱头,宣扬效果夸张却没经过严格检验。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被广告给骗了,科学了解营养补充的需求才是正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我比较关注这篇报道,因为我曾经尝试过一些所谓“健康养生”的产品,结果并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还花了一笔钱不说还感觉身体不太适应。希望这些大健康产品的监管可以更加严格,避免更多人受骗上当。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我觉得315这样的曝光平台很有必要,能够及时向公众揭露一些行业的黑幕和虚假宣传,提醒大家警惕。对于这些高利润的“健康产品”,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方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购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篇文章把健康食品市场中的一些问题阐述得淋漓尽致,让人深思。确实需要提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辨别能力,不要被商家高喊的“效果”所迷惑。我们应该将健康观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学健康的养生方式,而不是依赖这些所谓的“快速保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感觉很有现实意义!现在市场上很多大健康产品号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甚至宣称能帮你提高智商、抗衰老等等,这太夸张了。正规的医疗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看待这些广告宣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我身边很多人都在吃大保健品,还说效果挺好,所以我觉得这种东西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但是这篇报道确实让我意识到,在选择这类产品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对待,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宣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看到这些新闻让人更加珍惜健康,而不是去信那些“舌尖上的痛点”。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和科学的营养搭配,而不是单一的依靠各种保健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能够真正揭露这些大健康产品背后的真相,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希望有更多媒体可以关注这类问题,并做出积极的报道,引导公众理性选择健康方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科学养生,不要被各种保健品的宣传所迷惑。健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多做一些运动、吃健康的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