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减肥知识

评丑的“郭老师”是时候告别时代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评丑的“郭老师”是时候告别时代了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9月2日,拥有700万粉丝的知名网红“郭老师”突然被抖音平台永久封禁。自己申诉失败后,他在微博平台质疑抖音,并表示自己“很无辜”。

然而没过多久,还没等“郭老师”的解释,他的微博账号也被封禁,目前无法查看。

随即,“郭老师账号已被全平台封禁”成为热搜话题。自从“郭老师”成名之后,她的人气达到了顶峰,同时,也走到了尽头。

有人对此感到难过,希望她尽快解封。支持“郭老师”的人自称“国门”,甚至打出“国门万古长青”的口号。

有人对此表示赞赏,并指出她过去的不当行为。在网络看不见的角落里,“郭老师”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并不比一些无良艺人更严重。

现在,如果你在抖音平台搜索“郭老师”,她的所有视频都被删除了。讽刺的是,多个疑似“郭老师”的小号如雨后春笋般突然出现。然而,这些账户大多没有更新任何内容。只有一个账号上传了“郭老师”本人的视频,介绍中写着“集美人在等我回来”并附上一颗心。

“郭老师”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位草根出身、在快手出名、在抖音走红、在微博消失的网红,以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网红生涯。 ——尊严可能与这位“法官”有关“丑”网红无关。

而她如今的结局也并非毫无预兆。进入2021年以来,娱乐圈发生了很多负面事件,包括无良艺人的惊人丑闻,以及日益混乱的流量和粉丝圈。 9月2日上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也算是针对近期乱象的积极表态。该通知第二条是“坚决反对流量论”,第三条是“坚决抵制畸形审美,反对泛娱乐”。 9月2日下午,“郭老师”被全网封禁。

不到最后一刻,各大社交平台都不会放弃“郭老师”。

“郭老师”的真名是郭贝贝,“老师”二字与她无关。她来自农村,最初在快手平台上直播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她既没有特殊的才能,也没有突出的幽默天赋。在极度“涉足”的直播圈里,如果这样的人很多,她自然无法脱颖而出。

直到2019年,她终于靠“扮丑”走红。在一段吃猕猴桃的视频中,郭贝贝样子邋遢,言语夸张,表情做作,一口气将整个猕猴桃塞进嘴里,然后痛苦地发出怪异的叫声。伴随着这段视频,第一个郭氏成语“米饭店”诞生了——。这是郭贝贝称呼猕猴桃时使用的专有名词。

这段好奇的视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好奇,郭贝贝的丑陋外表让她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从此,郭贝贝开辟了流量宝库,开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主播成长为家喻户晓的顶级网红。她的奇葩言行越来越离谱,也越来越讨好一部分观众。

到2020年8月,郭贝贝已经在抖音上小有名气。直播过程中,郭贝贝有一句口头禅“Yesmola”。按照郭贝贝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兴奋中的一点变态”。随着郭贝贝的走红,这句郭成语在抖音上走红,成为2020年家喻户晓的网络梗。

更重要的是,据天眼查了解,“Yesmola”已申请注册商标,并有多家公司以此命名。

来源:天眼查

另一种广为人知的郭语是“集美”,意思是“姐妹”。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网络词语”,与云建功、奥利吉、好家伙等并列。 “集美”的使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粉丝圈,很多追星女孩都喜欢叫这个名字。

然而,除了郭贝贝看似无伤大雅的言论之外,还有郭贝贝挑战道德底线的过人举动不为公众所知。直播时随口说出的脏话、性暗示的喊叫、裸露的内衣,甚至裸露的臀部都被暴露了……

为了讨好观众、获取流量,郭贝贝在直播时还正面评价了蔡徐坤、王俊凯、王一博等人气流量人物的颜值,形容肖战是“大蛤蟆脸”。尽管事后他主动道歉,但其恶意炒作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这一举动成功为她带来了流量,甚至还被女演员叶璇点名。她的人气不降反升。

2021年4月,郭贝贝来到南京参加一个活动。大批粉丝前来观看,在酒店外高呼“郭老师”。一时间,当地夫子庙交通瘫痪,需要警察到现场维持秩序。 —— 在一个能黑能红的地方,郭贝贝已经成为网络丑文化的缩影。当普通人以为围观者只是看热闹的时候,郭贝贝的粉丝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成名后,郭贝贝每月的直播收入已达到30万左右。抖音广告投放价格为18万元,探索类综艺价格为28万元。

或许在任何时代,这样一个行为出格、说话不惊世骇俗、挑战大众审美的人,都会获得巨大的流量。比如芙蓉姐姐以丑出名,凤姐也以丑出名。

芙蓉姐姐最早出名是在水木清华大学。由于她曾立志考清华、北大,但未果,她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北大,你是我前世最深最美的痛》的文章,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在网友的幻想中,芙蓉姐姐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美女,直到她的照片被公开在网络上。

或许,这是中国互联网可以验证的事情。是第一个通过黑红路线成名的网红。很快,商业头脑敏锐的团队发现了芙蓉姐姐,并在一系列的包装下,将她打造成歌手、演员。她开始发行单曲并出现在综艺节目中。

然而芙蓉姐姐并没有在黑红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是及时踩下了刹车。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单亲妈妈后,芙蓉姐姐一改往日丑陋的作风,开始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如今,她低调,身家过亿。

芙蓉姐姐之后的网红就没那么幸运了。

2009年,罗玉凤因一则征婚广告闯入公众视野。罗玉凤自称凤姐。据她自己评价,“她从9岁起就读了很多书,20岁时达到顶峰,她的智商在前300年和后300年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她对于择偶的要求非常苛刻。她要求有清华北大的学历,还要有好的外表。他已经达到了刘德华和谢霆锋的水平,他甚至在节目中大胆地说,“只有奥巴马才能配得上我”。

很快,凤姐就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她开始接受代言,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甚至在车展上担任汽车模特。 2010年,凤姐获得美国绿卡,随后前往美国,声称“宁愿死在美国,也不回中国”。如今,凤姐已经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关于她的最新消息是,由于新冠疫情,她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好过。

在电视媒体为主流的时代,无论是芙蓉姐姐还是凤姐,她们的事业成功都离不开综艺、影视等行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他们一夜成名的温床,众多网络媒体成为制造黑红话题的助推器。

短视频时代,通讯方式快速迭代,借助抖音、快手,任何人都可以掌握极其方便实用的通讯工具。随着流量经济的盛行,这些网红获得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的交流环境。因“丑评”而出名的郭贝贝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与芙蓉姐姐和凤姐相比,郭贝贝出名更容易,获得的经济利益更是夸张。

工具本身是无意识的,不区分美观和丑陋。郭贝贝成名的背后,每一次丑的进化都是技术的进步。作为一个平台,在先进算法的支持下,抖音和快手让郭贝贝的流量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平台也获得了流量。对于那些厌恶郭贝贝的人来说,往往只能选择被动接受,甚至选择“不感兴趣”,系统依然会“聪明”地推送给你。

在大众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对于不关注郭贝贝的公众,郭贝贝的粉丝承担了郭贝贝言论的整理工作。当你看到周围的人使用“集美”时,你往往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不知道真相的普通人,往往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沉默并不代表支持或认可郭贝贝的行为,但会在网络平台上造成公众接受这种丑陋文化的假象。

然而,普通人却无力对抗资本机器。在平台、媒体、网红都被流量经济胁迫的时候,反对者的声音就会成为黑与红的养料。平台、媒体、网红成为事实上的盈利者。已经赚了很多钱了。当郭贝贝的粉丝们依然心疼她的经历时,郭贝贝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了。作为“孵化”郭贝贝的温床,抖音和快手也成为了帮凶。再看抖音的品牌口号“记录美好生活”,既搞笑又讽刺。

丑评本质上是一门生意,流量依然是原罪。

直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推出后,该平台才选择削减席位。

别看郭贝贝的网红身份,她和流量经济中的偶像没有什么区别。就连她所形成的粉丝群体也表现出近乎邪教般的狂热。郭贝贝被封杀后,粉丝所表现出的各种极端行为,不仅警醒了公众,也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评丑”的含义?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传播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碎片化的浪潮,“丑评”一词已经被污名化。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网络丑评并不是指审美意义上的丑评。然而,也有人试图借用审美丑评的范畴,为网络丑评赋予合理性。

鉴丑与审美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赏丑美学并不让人欣赏丑陋或庸俗。相反,鉴丑的存在是为了批判丑、赞美美。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附集》中说过:“作为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物模型,被写进小说里,这个人总认为是运气不好,殊不知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运气,因为还有世界上写不进小说的人,如果写得写实,小说就毁了。比如,一个画家画蛇、鳄鱼、乌龟、果壳、纸篓、垃圾场,没有人画毛毛虫。画麻风、画鼻子、画凳子,都是一样的道理。”

艺术创作如此,但网红不是在创造艺术,而是在展示现实生活。围着郭贝贝之流的粉丝不是在骂丑,而是在为丑喝彩。

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称为“赏丑”呢?不再是评丑,而是变成了“显丑”的问题。

欣赏丑并不意味着崇尚丑,流行并不意味着庸俗。当丑可以上法庭的时候,靠着卖丑的人和背后的流量资本走红,只会一次次挑战道德底线。郭贝贝的行为无需训练,很容易被大家模仿。现实中,也有人受到她的影响,效仿她的言行。

但人必须有道德。

异常的“丑判断”并没有消失。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广大沉默的人是时候醒悟了。

用户评论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完全同意!那些总是拿丑别扭造型开玩笑的所谓"郭老师"们真是过时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美的接受度也在提高,他们这种眼光太窄小,只会让人觉得俗气,一点艺术感都没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说审美有变迁是正确的,但把一些人冠上“郭老师”头衔,然后批评他们的审美真是有点强势。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总不能强迫所有人接受一种特定的标准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有些东西确实是该与时俱进的,审美也是如此。这篇文章写得挺好的,说得清清楚楚,那些自称老派的“郭老师们”也应该正视时代的变化,更新一下自己的审美观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我倒觉得审美这种东西很主观,别人喜欢哪种类型就让他喜欢吧,不必非要强加于人。文章里批评的有些太过绝对了,把所有“郭老师们”都 lumped together,这未免太过于刻板印象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时代在进步,审美也在改变,但有些人还是坚持固守旧观念,不肯承认新的潮流。这种思想僵化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这些“郭老师们”总是拿过去当标尺,忽略了当下世界的各种变化,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生活过来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很多所谓的时尚元素其实只是披着新面目的旧衣服,并没有真正的突破性和创新性。那些“郭老师们”虽然审美传统一些,但至少在细节上更加注重品味和质感,这一点比盲目追求流行更有深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客观,没有过度贬低任何一方,而是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探讨了审美的变化。那些固步自封的“郭老师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不要执着于过时的模式和观念。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时代在进步,审美也在发展,但有些人却依然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不肯接受新的潮流。他们的审美观早已与现代社会脱节,就像一座座过时了的风古建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我觉得审美是个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那些“郭老师们”的审美方式虽然看起来有点过时,但也不能说这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只是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理解的一种形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作者的观点我认同!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固定的审美标准。那些执着于过去,拒绝接受改变的“郭老师们”应该为时代发展进步让路,而不是阻碍潮流的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我觉得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应该是可以被尊重的,就像文章里说的那样,“郭老师们”也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审美文化,虽然它已经逐渐过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价值。与其一味地批评,不如更加理解和包容不同类型的审美观念。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时代在进步,的确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审美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过去的一切传统。那些“郭老师们”或许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旧情感,这种情感本身也值得我们去体谅和理解。与其一味地去强调当下潮流的时尚感,“郭老师们”或许能带给我们另一种更深层的思考和启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对于审美的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有些偏激了,把所有“郭老师们”都一概而论,没有考虑到他们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我们可以尊重不同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审美多元性的思考。世界上的审美标准非常丰富多样,那些“郭老师们”的审美方式或许与主流潮流有所差异,但也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不同文化的审美价值,而非试图将所有审美观都统一在一个狭隘的概念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态的妖孽

我个人觉得审美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那些“郭老师们”所代表的审美方式或许已经过时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错了。与其一味地批评和否定,不如去理解他们在那个时代如何看待美,从中汲取一些启示和灵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这篇文章写出了我的心声!那些固步自封的“郭老师们”真的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审美观念了。他们总是拿过去的事情比较现在,却看不到时代的进步和潮流的变化。这种观点真让人觉得落后不堪!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那刺眼的温柔

作者的文笔很抓人,把“郭老师们”这个群体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让我忍不住想思考,这样的审美观在现今社會真的能立足吗?我觉得审美的更新迭代本身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积极去拥抱新的潮流和文化表达方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文章观点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的确有些所谓的“郭老师们”还是停留在传统老派的审美观念上,他们拒绝接受时代的变化和新的审美标准。这样的思想格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